今年以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以下简称“花都规资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创新服务模式开户配资网站,优化办事流程,推出多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利企举措,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让群众和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受访者供图
从“多窗跑”到“一窗办”
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全国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十年来,花都规资分局坚持深化推进建设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已构建起涵盖交易、缴税、登记及民生服务的“一窗受理、集成办理”体系:一是整合税费缴纳流程,实现“税费金一码清”;二是联合银行、中介、公证等部门深化“多点可办”,金融抵押业务实现“即时办”,“不动产登记+公证”更彻底解决了涉公证登记业务“两头跑”难题,群众办事从“多窗跑”到“一窗办”,办事场所由原来的至少跑两个部门缩减为只进一个服务大厅。
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实现跨部门服务集成,群众在申办继承、委托等涉不动产登记公证事项时,即可在该便民服务点同步申办不动产登记业务,身份证明等共性材料免于重复提交,构建起“流程无缝对接、业务高效协同”的政务服务新机制。
从“人力窗口”到“数字云端”
现场办理够省心,网上办理也方便。花都规资分局以“部门互信、数据赋能、服务协同”为核心实施路径,积极通过政府部门间的协同联动,重点拓展建设“一网通办”平台,延伸服务范围,打通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服务事项在各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建立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库并推广应用,并进一步打破不动产登记属地办理限制,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就近申请、全城通办。
目前,花都已与深圳、南宁等22地协同联动,积极实现不动产登记跨区、跨市、跨省、跨境“零跑动、随心办”,持续推动不动产登记从“网上可办”向“网上好办”转变,让“指尖办”真正成为现实。
图为花都区不动产登记服务队伍。受访者供图
从“数月等待”到“即时领证”
花都规资分局通过优化流程、强化部门协作,推出“极速办证”服务,大大减少了办证时间。
材料持续精简。花都区紧跟市统一步伐,始终坚持以“凡能共享获取的不要求提交”为原则,实现多类电子证照(信息)调用共享,截至目前,累计精减100余项登记申请材料。
时限持续压缩。已实现抵押登记1天办、一般登记3天办,变更登记等31项业务1小时即可办结,涉企登记业务无须等待,试行抵押权注销登记等部分业务“智能秒批”。
“交房即交证”成常态。2025年以来,花都区已通过“交房即交证”现场活动发证36宗,该项目从创新举措变成常态化流程,体现了不动产市场治理体系和政务服务的成熟与规范。
在尚品雅居小区交房现场,首批持房票购房的业主收获双重喜悦:不仅喜迁新居,更在领到新房钥匙的同时,当场拿到了鲜红的不动产权证书。“一手钥匙、一手房本”的高效服务模式,标志着花都区“房票+现房”创新安置模式正式落地,通过部门联动、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共享,购房人可合并办理购房(网签)、交房、办税和办证。
图为“交房即交证”项目现场。受访者供图
从“遗留困局”到“动态清零”
为化解不动产“登记难”,花都区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主动开展多轮历史遗留“登记难”攻坚行动。报请花都区政府建立了区级不动产“登记难”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合力攻坚;通过12345、搞得掂窗口、业务咨询、信访等多种渠道,全面摸清底数并建立任务台账;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措施,量身打造“一案一策”行动方案,倒排工期、明确化解时间;设立不动产“登记难”办证专窗,确保项目在打通办证渠道后可高效快速出证。先后化解了红珠路12号、两龙开发区房改房、白云机场、原新华福利基金会集资楼安置区等27个项目,惠及约2000户业主,切实保障了群众权益。
同时,充分利用花都区政府出台亲商助企二十六条政策,研究出台配套实施细则,为解决全区50余家早期招商企业因手续不完善造成无法办理产权证的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办证途径,助力24家企业完成产权登记。
花都区通过集中整治“登记难”专项行动,精简办事流程,打通办证渠道,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切实维护群众的财产权益。
图为“搞得掂”办事窗口。受访者供图
砥行十载凝硕果,笃志未来拓新篇。花都规资分局将秉持“全心登记,情暖万家”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办事效率,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打造高效智能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为市民的幸福生活和企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南方+记者 周甫琦
通讯员 黄山美景 肖泽曼 谢继文 陈琳开户配资网站
众合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